词典 即刑 即刑的意思
xíng

即刑

简体即刑
繁体
拼音jí xíng
注音ㄐ一ˊ ㄒ一ㄥˊ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jí,(1) 就是。【例句】:知识即力量。(2) 当时或当地。【组词】:即日。即刻。即席。即景。在即。即兴(xìng )。(3) 就,便。【组词】:黎明即起。(4) 假如,倘若。【组词】:即使。即便(biàn )。即或。即令。(5) 靠近。【组词】:不即不离。(6) 到,开始从事。【组词】:即位。

xíng,(1) 对犯罪的处罚。【组词】:刑罚。刑法。刑律。刑事。执刑。服刑。(2) 特指对犯人的体罚。【组词】:刑讯。受刑。刑具。

基本含义

即时执行死刑,表示立即处决犯罪分子。

即刑的意思

即刑 [jí xíng]

1. 就刑。谓处死。

即刑 引证解释

⒈ 就刑。谓处死。

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卫 人使 人叔仪 对,曰:‘群臣不佞,得罪於寡君。寡君不以即刑,而悼弃之,以为君忧。君不忘先君之好,辱弔群臣,又重恤之。敢拜君命之辱,重拜大貺。’”


即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刑器释义:⒈即刑鼎。古时铸刑书于鼎,因称刑鼎为刑器。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:“火未出而作火以铸刑器。”《汉书·五行志上》:“火未出而作火以铸刑器,臧争辟焉。”颜师古 注:“铸刑於鼎,故称刑器。”⒉刑具。《仪礼·乡射礼》“司射去扑”汉 郑玄 注:“去扑乃升,不敢佩刑器即尊者之侧。”
    • 2.
      刑辟释义:刑法;刑律。《左传·昭公六年》:“昔先王议事以制,不为刑辟,惧民之有争心也。”杨伯峻 注:“刑辟即刑律。”《旧唐书·杨嗣复传》:“天后 重行刑辟,轻用官爵,皆自图之计耳。”《明史·沉鲤传》:“鲤(沉鲤)劾 国祥(张国祥),詆诬导諛,请正刑辟。”郭沫若《十批判书·庄子的批判》:“已经是由奴隶制蜕化出来了,但满地都是刑辟陷阱,只求免死而已。”
    • 3.
      即刑释义:就刑。谓处死。《左传·襄公十四年》:“卫 人使 人叔仪 对,曰:‘群臣不佞,得罪於寡君。寡君不以即刑,而悼弃之,以为君忧。君不忘先君之好,辱弔群臣,又重恤之。敢拜君命之辱,重拜大貺。’”
    • 4.
      形名释义:⒈事物的实在和名称。 古代思想家常用作专门术语,以讨论实体和概念的关系、特殊和一般的关系。⒉指指挥方式、方法。⒊即刑名。指刑律。形,通“刑”。

即刑(jixing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即刑是什么意思 即刑读音 怎么读 即刑,拼音是jí xíng,即刑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即刑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