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典 镇静 镇静的意思
zhènjìng

镇静

简体镇静
繁体鎮靜
拼音zhèn jìng
注音ㄓㄣˋ ㄐㄧㄥˋ
结构AB式
字数2字词语

拆字解意

zhèn,(1) 压。【例句】:镇尺(用金属、玉石等制成的尺形文具,用来压书和纸。亦称“镇纸”,“压尺”)。镇痛。(2) 以武力维持安定。【例句】:镇压(用强力压制,不许进行政治活动)。镇反。镇服。镇慑。镇守。(3) 安定。【组词】:镇静。镇定。(4) 军事上重要的地方。【组词】:边防重镇。(5) 中国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单位。(6) 较大的集市。【组词】:城镇。村镇。(7) 把饮料等同冰或冷水放在一起使凉。【组词】:冰镇。(8) 整个一段时间。【例句】:镇日(整天)。(9) 时常。【例句】:十年镇相随。(10) 中国明、清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。(11) 姓。

jìng,(1) 停止的,与“动”相对。【组词】:静止。静态。静物。平静。风平浪静。(2) 没有声音。【组词】:安静。寂静。僻静。冷静。肃静。静悄悄。静穆。静谧。静默。静观。静听。(3) 安详,闲雅。【组词】:静心。静坐。(4) 古同“净”,清洁。(5) 姓。

基本含义

指心境平静,情绪稳定,不受外界干扰的状态。

镇静的意思

镇静 [zhèn jìng]

1. 心情安定、平静。

尽管人家挑衅,他仍保持镇静。

[compose;]

镇静 引证解释

⒈ 持重,沉静。

《国语·晋语七》:“黶 也果敢, 无忌 镇静。”
韦昭 注:“镇,重也;静,安也。”
一本作“镇靖”。 唐 刘禹锡 《荐处士王龟状》:“古者选公族大夫,必以惇惠者教之,文敏者道之,果敢者諗之,镇静者循之。”
清 魏源 《默觚下·治篇十一》:“以持禄养骄为镇静,以深虑远计为狂愚。”

⒉ 安静,平静。

宋 柳永 《一寸金》词:“台鼎须贤久,方镇静,又思命驾。”
元 刘祁 《归潜志》卷四:“﹝ 赵思文 ﹞出为 汝州 防御使,迁 集庆军 节度,所在镇静,吏民赖之。”
清 采蘅子 《虫鸣漫录》卷一:“诸檀越……扣门而施,见众僧有端坐若无事者,有蹙额不胜,有佯为镇静者。”
柳青 《铜墙铁壁》第十一章:“在这里的民工和干部……都是这样镇静的时候,不免显着他惊惶失措了。”

⒊ 安定。

《宋书·何承天传》:“今若务存遵养,许其自新,虽未可羈致北闕,犹足镇静边境。”
唐 白居易 《与宗儒诏》:“及司管籥,镇静有方。”
《资治通鉴·晋惠帝太安二年》:“公为岳牧……而使姦凶滋蔓,祸衅不测,岂藩翰王室,镇静方夏之义乎!”

⒋ 止息;抑制。

晋 桓温 《荐谯元彦表》:“若 秀 蒙蒲帛之徵,足以镇静頽风,轨训嚣俗。”
瞿秋白 《论大众文艺·欧化文艺》:“另外还有武侠主义的连环图画,阶级妥协主义的时事小调……去迷惑群众,镇静群众,糟蹋群众。”


国语词典

镇静 [zhèn jìng]

⒈ 镇定沉著,从容不迫。

《国语·晋语七》:「故使惇惠者教之,使文敏者导之,使果敢者谂之,使镇静者修之。」
《金史·卷九四·襄传》:「襄重厚寡言,务以镇静守法。」

平静 冷静 镇定

慌张 激动 紧张 惊慌 兴奋 著急 颤动


镇静的反义词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兴奋释义:⒈振奋;激动。⒉大脑皮质的两种基本神经活动过程之一,是在外部或内部刺激之下产生的。兴奋引起或增强皮质和相应器官功能的活动状态,如肌肉的收缩、腺体的分泌等。⒊使兴奋:兴奋剂。
    • 2.
      惊慌释义:害怕慌张:惊慌失措。神色惊慌。
    • 3.
      慌乱释义:慌张而混乱:脚步慌乱。心中一点儿也不慌乱。
    • 4.
      慌张释义:心里不沉着,动作忙乱:神色慌张。
    • 5.
      激动释义:⒈(感情)因受刺激而冲动:情绪激动。⒉使感情冲动:激动人心。
    • 6.
      畏惧释义:害怕:无所畏惧。畏惧心理。
    • 7.
      紧张释义:⒈精神处于高度准备状态;兴奋不安:第一次登台,免不了有些紧张。⒉激烈或紧迫,使人精神紧张:紧张的劳动。紧张动人的情节。球赛已经进入紧张阶段。工作紧张。局势紧张。⒊供应不足,难于应付:粮食紧张。电力紧张。
    • 8.
      颤动释义:短促而频繁地振动:汽车驶过,能感到桥身的颤动。他激动得说不出话来,嘴唇在微微颤动。

镇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不动声色释义: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,形容态度镇静。也说不露声色。
    • 2.
      临场释义:⒈在考场参加考试;在竞赛场地参加竞赛:缺乏临场经验。临场要沉着镇静。⒉亲自到现场:临场指导。
    • 3.
      从容释义:⒈不慌不忙;镇静;沉着:举止从容。从容不迫。从容就义(毫不畏缩地为正义而牺牲)。⒉(时间或经济)宽裕:时间很从容,可以仔仔细细地做。手头从容。
    • 4.
      从容不迫释义:非常镇静、不慌不忙的样子:他满脸挂笑,从容不迫地走上了讲台。
    • 5.
      从容自得释义:不慌不忙,镇静、沉着,自以为得意。
    • 6.
      从容自若释义:从容:不慌不忙,很镇静;自若:自在,如常,保持原样。 不慌不忙,沉着镇定。
    • 7.
      八卦丹释义:旧时药房出售的一种块状丹药,上印有八卦商标,其作用类似仁丹,有生津、清热、镇静等作用。
    • 8.
      内紧外松释义:有时指政策的收紧与放宽,有时也指人的心情,即内心紧张,态度镇静。
    • 9.
      决鬭释义:⒈决定最后胜败的战斗。 《后汉书·吕布传》:“布 弯弓顾曰:‘诸君观 布 射﹝戟﹞小支,中者当各解兵,不中可留决鬭。’”《魏书·侯莫陈悦传》:“黑獭 至,遥望见 悦,欲待明日决鬭。”郭沫若《战声集·诗歌国防》:“如今他要在最前线和猛恶的帝国主义决斗。”⒉泛指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。瞿秋白《乱弹·财神还是反财神》:“他们也就非常之驯服,对着外国大财神总是‘镇静而无抵抗’,想多得几个赏钱。可是,他们还很勇敢--时时刻刻要互相决斗,为的是要抢赏钱。”茅盾《子夜》十九:“这时候,市场里正轰起了从来不曾有过的‘多头’和
    • 10.
      印度草释义:又名印度大麻。原产于 印度 北部。一年生草本植物。茎皮用作麻织品原料。可作催眠、止痛、镇静剂。或作为嗜好品吸食,其危害性略同鸦片。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九回:“我恐怕是西洋什么药,怕是印度草等类的东西。”
    • 11.
      唛啶释义:一种合成的苦味结晶状麻醉剂。 用作镇静剂和止痛药。也译作“美拍利定”。
    • 12.
      嚣俗释义:⒈浮薄之俗。晋 桓温《荐谯元彦表》:“足以镇静頽风,轨训嚣俗。”⒉尘俗;尘世。唐 康骈《剧谈录·道流相夏侯谯公》:“儻能摆脱嚣俗,相随学道,即三十年内白日升天。”⒊谓为世人所喧嚷、叱骂。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·程器》:“王戎 开国上秩,而鬻官嚣俗,况 马 杜 之磬悬,丁 路 之贫薄哉!”
    • 13.
      声色不动释义:不动声色。 形容态度从容镇静,不随意流露感情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五:“衆人道是一番天樣大、火樣急的事,怎知 襄敏公 看得等閒,聲色不動,化做一杯雪水。”清 李渔《慎鸾交·目许》:“小弟是個腐儒,見了他聲色不動,他不笑我也就好了,怎麽還肯屬意?”周立波《盖满爹》:“盖满爹 声色不动,用筷子从容扒着碗里的剩饭,听她闹个够。”
    • 14.
      安镇释义:⒈镇静;安定。 ⒉安抚镇守。
    • 15.
      康和释义:⒈平安。晋 王羲之《夫人帖》:“夫人涉道康和,足下小大皆佳。”⒉安宁和顺。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明帝纪四》:“自元臣镇静,庶事康和,兆民咸乐於有年,闔境弥坚於望幸。”
    • 16.
      情知释义:明明知道:情知情况不妙却故作镇静。
    • 17.
      意气自如释义:比喻遇事神态自然,十分镇静。同“意气自若”。
    • 18.
      意气自若释义:自若:不改常态,还像原来的样子。 神情自然如常。比喻遇事神态自然,十分镇静。亦作“意气自如”。
    • 19.
      慎静释义:恭敬沉静;谨慎镇静。
    • 20.
      拊绥释义:安抚。明 唐顺之《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》:“君居县数年,告訐请託之俗为之一变;其在 武定,则尤以镇静拊绥疲人。”

镇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
    • 1.
      不动声色释义: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,形容态度镇静。也说不露声色。
    • 2.
      临场释义:⒈在考场参加考试;在竞赛场地参加竞赛:缺乏临场经验。临场要沉着镇静。⒉亲自到现场:临场指导。
    • 3.
      从容释义:⒈不慌不忙;镇静;沉着:举止从容。从容不迫。从容就义(毫不畏缩地为正义而牺牲)。⒉(时间或经济)宽裕:时间很从容,可以仔仔细细地做。手头从容。
    • 4.
      从容不迫释义:非常镇静、不慌不忙的样子:他满脸挂笑,从容不迫地走上了讲台。
    • 5.
      从容自得释义:不慌不忙,镇静、沉着,自以为得意。
    • 6.
      从容自若释义:从容:不慌不忙,很镇静;自若:自在,如常,保持原样。 不慌不忙,沉着镇定。
    • 7.
      八卦丹释义:旧时药房出售的一种块状丹药,上印有八卦商标,其作用类似仁丹,有生津、清热、镇静等作用。
    • 8.
      内紧外松释义:有时指政策的收紧与放宽,有时也指人的心情,即内心紧张,态度镇静。
    • 9.
      决鬭释义:⒈决定最后胜败的战斗。 《后汉书·吕布传》:“布 弯弓顾曰:‘诸君观 布 射﹝戟﹞小支,中者当各解兵,不中可留决鬭。’”《魏书·侯莫陈悦传》:“黑獭 至,遥望见 悦,欲待明日决鬭。”郭沫若《战声集·诗歌国防》:“如今他要在最前线和猛恶的帝国主义决斗。”⒉泛指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。瞿秋白《乱弹·财神还是反财神》:“他们也就非常之驯服,对着外国大财神总是‘镇静而无抵抗’,想多得几个赏钱。可是,他们还很勇敢--时时刻刻要互相决斗,为的是要抢赏钱。”茅盾《子夜》十九:“这时候,市场里正轰起了从来不曾有过的‘多头’和
    • 10.
      印度草释义:又名印度大麻。原产于 印度 北部。一年生草本植物。茎皮用作麻织品原料。可作催眠、止痛、镇静剂。或作为嗜好品吸食,其危害性略同鸦片。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九回:“我恐怕是西洋什么药,怕是印度草等类的东西。”
    • 11.
      唛啶释义:一种合成的苦味结晶状麻醉剂。 用作镇静剂和止痛药。也译作“美拍利定”。
    • 12.
      嚣俗释义:⒈浮薄之俗。晋 桓温《荐谯元彦表》:“足以镇静頽风,轨训嚣俗。”⒉尘俗;尘世。唐 康骈《剧谈录·道流相夏侯谯公》:“儻能摆脱嚣俗,相随学道,即三十年内白日升天。”⒊谓为世人所喧嚷、叱骂。南朝 梁 刘勰《文心雕龙·程器》:“王戎 开国上秩,而鬻官嚣俗,况 马 杜 之磬悬,丁 路 之贫薄哉!”
    • 13.
      声色不动释义:不动声色。 形容态度从容镇静,不随意流露感情。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五:“衆人道是一番天樣大、火樣急的事,怎知 襄敏公 看得等閒,聲色不動,化做一杯雪水。”清 李渔《慎鸾交·目许》:“小弟是個腐儒,見了他聲色不動,他不笑我也就好了,怎麽還肯屬意?”周立波《盖满爹》:“盖满爹 声色不动,用筷子从容扒着碗里的剩饭,听她闹个够。”
    • 14.
      安镇释义:⒈镇静;安定。 ⒉安抚镇守。
    • 15.
      康和释义:⒈平安。晋 王羲之《夫人帖》:“夫人涉道康和,足下小大皆佳。”⒉安宁和顺。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明帝纪四》:“自元臣镇静,庶事康和,兆民咸乐於有年,闔境弥坚於望幸。”
    • 16.
      情知释义:明明知道:情知情况不妙却故作镇静。
    • 17.
      意气自如释义:比喻遇事神态自然,十分镇静。同“意气自若”。
    • 18.
      意气自若释义:自若:不改常态,还像原来的样子。 神情自然如常。比喻遇事神态自然,十分镇静。亦作“意气自如”。
    • 19.
      慎静释义:恭敬沉静;谨慎镇静。
    • 20.
      拊绥释义:安抚。明 唐顺之《刑部郎中唐嘿庵墓志铭》:“君居县数年,告訐请託之俗为之一变;其在 武定,则尤以镇静拊绥疲人。”

镇静造句

1.飞机在降落前的两分钟,幸好驾驶员镇静沉着,才化险为夷。

2.我看他表面镇静,实际上是如坐针毡,痛苦得不得了。

3.我恢复了镇静,洋洋洒洒、没完没了地写了起来。

4.乐观是失败之后的镇静;乐观是平凡中的旷达;乐观是挫折后的不屈。

5.他可以想象出她现在的样子镇静自若,胸有成竹。

6.她脸上涨起了一层红晕,一双大眼睛眨了眨,深深地吞了一口气,她似乎已经镇静下去了,便很腼腆地对我一笑。

7.奶奶这几天睡眠不好,晚上要吃镇静药。

8.经过安慰,她的情绪已经镇静多了。

9.对我来说,吹小号就是最纯的音乐镇静剂。

10.飞机在降落前的两分钟,引擎坏了,幸而驾驶员镇静沉着,才化险为夷。

11.假如生活欺骗了你,不要悲伤不要心急,犹豫的日子里需要镇静,相信吧那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。

12.假如生活欺骗了你,不要悲伤,不要心急。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,相信吧,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。

13.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。

14.遇事要镇静,不要惊慌。

15.牙医对病人说不要害怕,喝一杯酒镇静镇静。酒后,医生问你现在感觉如何。看谁还敢拔我的牙!老师轻松一下。

16.遇到突发事件时,我们要保持镇静

17.海娃见鬼子越来越近了,镇静地藏好鸡毛信。

18.假如生活欺骗了你,不要悲伤,不要心急。阴郁的日子需要镇静

19.镇静,是讲一个人在遇到料想不到的事情时,脸上和内心保持的平静。

20.对病人说不要害怕,喝一杯酒镇静镇静。酒后,医生问你现在感觉如何。看谁还敢拔我的牙!老师轻松一下。

镇静(zhenjing)近音词(最多显示15个)

镇静是什么意思 镇静读音 怎么读 镇静,拼音是zhèn jìng,镇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镇静造句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