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重 [ān zhòng]
1. 安适。
3. 安详稳重。
安重 引证解释
⒈ 安适。
引《荀子·王霸》:“形体好佚而安重閒静莫愉焉,心好利而穀禄莫厚焉。”
⒉ 安详稳重。
引《后汉书·姚期王霸祭遵传论》:“祭肜 武节刚方,动用安重,虽 条侯、穰苴 之伦,不能过也。”
宋 司马光 《进孝经指挥札子》:“体貌尊严,举止安重。”
明 高启 《跋眉庵记后》:“世方以僕僕为忠,察察为智,安重而为国之望者则以为无用。”
安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
- 1.
偃月阵释义:半月形的军阵。《新五代史·杂传·杜重威》:“安重荣 反,重威 逆战於 宗城,重荣 为偃月阵,重威 击之不动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》:“右翼军继步军北引而东,作偃月阵,步军居中,骑军据其两端,使贼不见首尾。”
- 2.
几几释义:⒈犹几乎。太平天囯 洪仁玕《英杰归真》:“前入魔鬼之网罗,几几地狱,今登光明之善域,赫赫天堂。”清 黄遵宪《<人境庐诗草>自序》:“余年十五六,即学为诗,后以奔走四方,东西南北,驰驱少暇,几几束之高阁。”孙中山《社会主义之派别及方法》:“其失业者,固沦落而受天演之淘汰,即有业者亦以工价之贱,几几不能生存於社会矣。”⒉犹几许。前蜀 贯休《山居》诗之二二:“自古浮华能几几,逝波终日去滔滔。”⒊安重貌。《诗·豳风·狼跋》:“公孙硕肤,赤舄几几。”朱熹 集传:“安重貌。”一说,鞋头尖而上翘。宋 叶适《祭陈君举中
- 3.
宣赞释义:⒈弘扬赞助。 《后汉书·邓骘传》:“﹝臣兄弟﹞託日月之末光,被云雨之渥泽,并统列位,光昭当世。不能宣赞风美,补助清化,诚惭诚惧,无以处心。”南朝 宋 鲍照《代白紵舞歌词四首奉始兴王命作并启》:“言既无雅,声未能文,不足以宣赞圣旨,抽拔妙实。”《北齐书·文宣帝纪》:“王有安日下之大勋,加以表光明之盛德,宣赞洪猷,以左右朕言。”⒉宣赞舍人的省称。后亦用以称呼贵官之子弟。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汉史》:“天福 六年,晋王 怕 安重荣 跋扈,宣授 刘知远 为 北京 留守。那 知远 的孩儿 承义 年至十二岁,因外出走马,
- 4.
捣蒜释义:⒈频频磕头貌。⒉擣蒜:五代时秦雍之间称地方官的勒索行为。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安重霸传》:“先是秦雍之间,令长设酒食,私丐於部民者,俗谓之‘擣蒜’。及重霸之镇长安,亦为之,故秦人目重霸为‘擣蒜老’。”
- 5.
曏日释义:昔日;以前。 《资治通鉴·后唐明宗长兴二年》:“﹝帝﹞遣监门上将军 张籛 往諭旨,以曏日致仕,安重诲 矫制也。”
- 6.
检责释义:检查。唐 韩愈《应所在典贴良人男女等状》:“右準律,不许典贴良人男女作奴婢驱使,臣往任 袁州 刺史,日检责州界内,得七百三十一人。”《新五代史·唐臣传·安重诲》:“从璋 检责其家貲,不及数千緡而已。”《资治通鉴·唐穆宗长庆二年》:“检责所在实户,据口团保,给一年盐,使其四季输价。”
- 7.
楚江释义:⒈楚 境内的江河。 唐 李白《望天门山》诗:“天门 中断 楚 江开,碧水东流至北迴。”宋 吴文英《澡兰香·淮安重午》词:“莫唱 江 南古调,怨抑难招,楚 江沉魄。”清 吴伟业《顾西巘侍御同沉友圣虎丘即事》诗:“我昔 楚 江同 宋玉,君今 吴 市访 梁鸿。”⒉见“楚江体”。
- 8.
窥图释义:⒈犹阴谋。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明宗纪》:“时议皆以为 安重诲 方弄国权,从荣 诸王敬事不暇,独忌 从珂 威名,每於帝前屡言其短,巧作窥图,冀能倾陷。”⒉闚圖:《汉书·刘歆传》:“歆 以 建平 元年改名 秀”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:“《河图赤伏符》云‘刘秀 发兵捕不道,四夷云集龙鬭野,四七之际火为主’,故改名,几以趣也。”后以“闚图”谓暗中察看图谶,以谋不轨。《后汉书·袁绍刘表传赞》:“绍 姿弘雅,表 亦长者。称雄 河 外,擅强南 夏。鱼儷 汉 舳,云屯 冀 马,闚图讯鼎,禋天类社。”李贤 注:“闚图谓若
- 9.
置质释义:⒈犹委质。 谓臣下向君主呈献礼物,以示献身。质,通“贄”。《吕氏春秋·执一》:“今日置质为臣,其主安重?今日释璽辞官,其主安轻?”高诱 注:“置,犹委也。”《荀子·大略》“错质之臣”唐 杨倞 注:“置质,犹言委质也。”⒉派遣人质作担保,以示信守盟约或臣服。《史记·六国年表》:“矫称蠭出,誓盟不信,虽置质剖符犹不能约束也。”《汉书·西域传赞》:“其大国 莎车、于闐 之属,数遣使置质於 汉,愿请属都护。”
- 10.
都知释义:⒈旧时妓院中的班头,分管诸妓。 唐 孙棨《北里志·郑举举》:“同年 卢嗣业 诉醵罚钱,致诗於状元曰:未识都知面,频输復分钱。”原注:“由内妓之头角者为都知,分管诸妓,俾追召匀齐。”⒉教坊歌师。《宋史·乐志十七》:“大中祥符 五年,因鼓工 温用 之请,增《龟兹》部,如教坊。其奉天书及四宫观皆用之。有指挥使一人、都知二人、副都知二人、押班三人、应奉文字一人,监领内侍二人。”⒊五代、宋 殿前武官名,属殿前司。《新五代史·唐臣传·安重诲》:“遣殿直都知 范氲 以金带袭衣、金鞍勒马赐 彦温(杨彦温)。”《宋史·职
- 11.
闲静释义:⒈亦作“闲静”。安闲宁静。《荀子·王霸》:“形体好佚,而安重閒静莫愉焉。”唐 元稹《虫豸诗》序:“予所舍,又 荆州 树木洲渚处,昼夜常有翅羽百族闹,心不得闲静。”鲁迅《<朝花夕拾>小引》:“我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,然而委实不容易。”⒉娴静文静。閒,通“嫺”。清 袁枚《随园诗话补遗》卷四:“﹝ 沉全寳 ﹞年才十五,娟好閒静,即已能诗。”